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

風土四季-地方生活智慧工作坊

本土語言教育學習圈【風土四季-地方生活智慧工作坊】於12月26日@深坑圓滿結束。



陰雨綿綿的深坑日常🌧,我們再次來到炮子崙的蔡班長家,昔日的農家利用竹子編織各種器具,當壞掉時也自己修補,蔡班長分享著兒時記憶,讓夥伴們體驗感受手作的樂趣與竹材的自然美學,夥伴們紛紛依據自己的興趣,分成編織組、鹼仔粿組、品茶組🍵

此外,認識即將失傳的傳統鹼仔粿的製作過程,實際燒起稻草讓夥伴看一下傳說中的”鹼”,班長笑著說,現代人都覺得這樣比較不衛生,班長娘就運用目前產季的薑黃粉🫚讓鹼仔粿染上淡淡的黃色,蒸熟再放涼後,即可品嚐Q彈口感的鹼仔粿,沾上砂糖或黑糖漿後更有另一番風味😋更驚喜的是,班長娘又揉起麵團,拿出鮮少人知道的[米篩目板]讓大家手作並品嚐傳統美味的家常料理。
🫰


告別蔡班長家後,中午我們來到深坑老街上早期以辦桌菜起家的 #嘉義閣 餐廳,餐盤依稀可看到以前的辦桌菜盤,非常懷舊,品嚐豆腐料理後😋,我們前往另一個深坑的山頭,位在阿柔洋大崙尾的 #青山香草有機生態農園 以友善無毒方式耕種🍀,熱情的燕子姐介紹著農園的前世今生後,大夥在14度C的冷風中,跟著燕子姐認識園區各式各樣的香草(魚腥草、雷公根、土肉桂..等),更特別介紹全身都可運用的月桃,最後我們動動手做著辟瘟香包,利用植物的芳香,增加免疫力,讓夥伴在歲末年終可以帶著祝福迎接新的一年🐍

2024年12月6日 星期五

2024年教育基金會年會

2024教育基金會年會「教育創新 社會共善」於2024/12/4圓滿落幕,感謝今年參與本土語言教育學習圈共14個單位夥伴,執行20個計畫,總活動場次274場,總受益人次15,939人次,總投入經費7,373,433元。




今年本土語言教育學習圈規劃「向地方學習-串連地方知識的推廣與應用」為主軸,舉辦「蘭城拾穗-四圈共構期中培力活動」🌾、「苑裡地方見習活動」🌞與即將辦理的「風土四季-地方生活智慧工作坊」。透過空間特色交流地方知識的收存取用,以串連地方知識的推廣與應用,並學習如何將地方知識與本土語言的結合進行教育推廣。學習圈鼓勵子圈夥伴 以「地方」為書寫主體,對內讓在地人重新認識家鄉,甚至成為凝聚社區向心力的觸媒;對外更可以向外地人展現地方的精彩,透過文字觸動地方一同成長,正是本土語言最有力量的樣子,並可促進本土語言生活現代化與創新。💪

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

【深坑茶產業文化路徑與知識地圖工作坊】隆重邀您來"找茶"

 


【深坑茶產業文化路徑與知識地圖工作坊】隆重邀您來"找茶"

回顧百年深坑,福建安溪先民移墾帶來茶葉種植技術,全盛時期是淡蘭之間重要的茶驛站,也是成就深坑百年山城的重要文化底蘊。如今這份榮景不在,邀請大家來"找茶"一起恢復茶原鄉的文化記憶與身份認同。
1.時間:2024/11/30(週六)、12月1日(週日)上午9:00-下午4:30
2.地點:新北市深坑區第一市民活動中心禮堂。
3.招募對象:年滿18歲,對深坑茶產業文化有興趣者,預計35位 (兩天均能參加者優先錄取)
4.課程內容:
(1)臺灣茶葉史/詹瑋老師
(2)深坑茶產業復興計畫 /黃土水總幹事
(3)茶產業文化路徑概說與感知地圖協作/邱慧珠執行長
(4)分組訪談/高春燕、高義泰、黃土水、黃金城、蔡金來
(5)地圖校訂/邱慧珠執行長
(6)茶產業文化路徑行動方案/邱慧珠執行長
5.報名期間:即日起至額滿為止。
6.錄取名單:2024/11/20(週三)下午3時於深坑溯源FB及本活動官網公告。

推廣台語活動分享/何嘉仁喜閱家庭親子園遊會

 *文/佩洵

10月26日 #何嘉仁喜閱家庭親子園遊會 推廣生活母語當時行
今年很開心再次參與何嘉仁喜閱家庭親子園遊會活動,基金會延續去年的精神,今年持續推廣生活母語。透過 #耍bingo講台語 #逐家來做紅龜粿 的活動,讓小朋友跟家長從手作中快樂學台語🫰
在體驗過程中,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,雖然家長與小孩並沒有習慣用台語來溝通,但是進到攤位來,聽到攤位的工作人員都用台語來溝通🗣,即使家長本身台語講得沒有很標準,也嘗試用台語跟小孩溝通,並引導小朋友開口說台語。也有小朋友曾經做過紅龜粿🐢,十分興奮的到攤位來,開心的跟我分享做粿的趣味😄,同時,我也教小朋友製作過程中每個步驟的台語說法。
像這樣的沉浸式教學互動🙋‍♀️,不僅能讓孩童能在說母語的環境之中自由發揮,更可以提升孩童對母語使用的自信💪
感謝大會提供這麼好的機會與場域,讓我們可以有更多機會推廣母語❤️


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

「簪纓茶韻農藝復振」韌性深坑推進計畫 ON LINE


「簪纓茶韻農藝復振」韌性深坑推進計畫 ON LINE

基金會自2020年起至2023年共規劃並執行了12項大型地方性活動,陪伴居民重新認識並指認在地文化。主題包括茶葉文化、生態保育、母語近用、在地古道路網的探索、文化遊程的設計、以及老街歷史價值的挖掘與傳承。在執行過程中,許多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,但也伴隨著新的議題浮現。
🍵 茶產業是地方文化記憶和風土精神的象徵,未來兩年我們將以這個從土地中孕育而出的文化養分為中心,規劃一連串文化振興活動,為深坑注入新的生命力,推動地方永續發展。
📢 2024年活動預告
1.茶產業文化路徑與知識地圖製作工作坊(11/30、12/1)
2.深坑特色茶席研發工作坊(12/14、12/21、12/28)

2024年8月26日 星期一

苑裡地方見習

 2024年本土語言教育學習圈期中培力於8月22日帶領夥伴走訪閩客混居的苑裡



☀️一早中部夥伴和北部夥伴相約在苑裡,開啟一日的苑裡地方見習活動,首站由苑裡掀海風團隊💨創辦人林秀芃親自帶領大家實地走訪台灣現代民族音樂之父🎼郭芝苑故居,位居在苑裡市場一處,門前有大大的庭院,而最右邊的房間即是郭芝苑的書房,我們繞過書房,看著展示郭芝苑的歷史、照片、樂譜手稿🎹等,更欣賞著管弦樂曲目《台灣頌》🎶,此外,郭芝苑晚年更創作許多台語歌謠《凸鼠》🐿與童謠,希望讓孩子、孫子們認識自己的文化,夥伴們依依不捨的告別郭芝苑故居。👣經過昔日火吻後的苑裡市場,期待它明年再現風華,天下路老街上的塗墼厝及充滿古色古香的苑裡百年的振發帽蓆行👒,深刻記載著苑裡藺草的故事。





離開老街,我們來到有著排灣族雕刻「用心雕刻的居所」♥️心雕居用餐,吃著在地食材及主人家用心烹煮的料理,讓夥伴們直喊還可以加飯嗎? 😋飯後,心雕居第三代主人-陳薈茗更細心為大家介紹心雕居的典故,述說著父與子三人的故事,各個聽得津津有味,此外更欣賞著漢人投入原住民雕刻藝術第一人陳炯輝最有名的「鹿」系列作品🦌,尤其聽到在離世三天前戴著氧氣罩持續創作,真令人為之動容。🥹



最後一站,來到以閒置的農會倉庫整建、重新規劃而成藺草文化館,展示著許多大大小小的藺草編織品,苑裡的藺草為三角藺草,早期拿來做草蓆,所以在地人又稱「蓆草」(tshio̍h-tsháu)。我們很幸運遇到國寶級工藝師-愛子阿嬤,🫶手把手的帶領夥伴親手體驗藺草編織小鹿,阿嬤笑著說,「毋免煩惱,我會佮你教到會曉」😂,果真每個人的小鹿都長不一樣,有的高有的矮😆,捏緊一點就比較瘦。
一日的苑裡地方見習活動讓夥伴感受苑裡滿滿的傳統文化技藝。👍